好教师资源网 全国中小学免费教育资源综合门户网站 1欢迎您的光临!                             热点新闻 | 登陆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好教师资源网

新课标2016年高三化学寒假作业7《化学》选修四

.
文件类型: RAR/ZIP/DOC/PPT/SWF
文件大小:243.00 KB
资源来源:网络收集
资源作者:文件内附
资源整理:好教师资源网
更新时间:2016-01-21
授权方式:共享资源
课件等级
受观注度
解压密码:www.xueke8.com
联系方式:暂无联系方式
评论 加入收藏 错误报告 
资源简介
   新课标2016年高三化学寒假作业7《化学》选修四
一、选择题(本题共7道小题)
1.已知:H2(g)+ O2(g)═H2O(g)△H1=﹣241.8kJ•mol﹣1,C(s)+ O2(g)═CO(g)△H2=﹣110.5kJ•mol﹣1.由此可知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3,则△H3为()
A.+131.3 kJ•mol﹣1 B.﹣131.3 kJ•mol﹣1
C.+352.3 kJ•mol﹣1 D.﹣352.3 kJ•mol﹣1
2.次氯酸可用于杀菌消毒.已知25℃时:
①HClO(aq)+OH﹣(aq)=ClO﹣(aq)+H2O(l) △H=﹣Q1kJ•mol﹣1
②H+(aq)+OH﹣(aq)=H2O(l) △H=﹣57.3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5℃时,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ClO(aq)═H+(aq)+ClO﹣(aq)△H=﹣(57.3+Q1)kJ•mol﹣1
B.将20mL 1mol/L HClO与10mL 1mol/L NaOH混合后的溶液,一定存在:2c(H+)﹣2c(OH﹣)=c(ClO﹣)﹣c(HClO)
C.已知酸性H2SO3>HClO>HSO3﹣,则向Na2SO3溶液中加入HClO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HClO═HSO3﹣+ClO﹣
D.已知酸性CH3COOH>HClO,则等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C(Na+)>C(ClO﹣)>C(CH3COO﹣)>C(OH﹣)>C(H+)
3.可使反应C(s)+CO2(g)⇌2CO(g)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用量 ③通入CO2 ④恒压下充入N2⑤恒容下充入N2 ⑥通入CO.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4.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5.
已知:A(g) + 3B(g) M(g) + N(g); ΔH=-49.0 kJ•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6molB,测得A和M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该反应放出98 kJ的热量 B、10min后,升高温度能使n(M)/n(A)增大
C、3min时B的生成速率是M生成速率的3倍 D、反应到达平衡时刻B的转化率为75%
6.(双选)已知可逆反应X(g)+Y(g)⇌Z(g)(未配平).温度为T0时,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2v(X)=2v(Y)=v(Z)
B.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
C.T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33.3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7.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设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聚集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2道小题)
8.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不变”),原因是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填“有”、“无”),原因是 .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 ,E2 (填“增大”、“减小”、“不变”).
9.
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合成气是利用甲烷资源的途径之一,该过程的主要反应是
反应①:CH4(g)+H2O(g)CO(g)+3H2(g)△H>0
(1)已知:
CH4(g)+2O2(g)=CO2(g)+2H2O(g)△H1=﹣802kJ•mol﹣1
CO(g)+ O2(g)=CO2(g)△H2=﹣283kJ•mol﹣1
H2(g)+ O2(g)=H2O(g)△H3=﹣242kJ•mol﹣1
则反应①的△H=   (用△H1、△H2和△H3表示).
(2)其他条件相同,反应①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CH4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相同条件下,三种催化剂Ⅰ、Ⅱ、Ⅲ的催化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②a点所代表的状态   (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
③c点CH4的转化率高于b点,原因是   .
(3)反应①在恒容密闭反应器中进行,CH4和H2O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2,10h后CH4的转化率为80%,并测得c(H2O)=0.132mol•L﹣1,计算0~10h内消耗CH4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①分别在700℃和850℃下进行时,CH4的转化率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进行必要标注).


10.
生产中可用双氧水氧化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法探究有关因素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注:破氰反应是指氧化剂将CN﹣氧化的反应).
【相关资料】
①氰化物主要是以CN﹣和[Fe(CN)6]3﹣两种形式存在.
②Cu2+可作为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处理过程中的催化剂;Cu2+在偏碱性条件下对双氧水分解影响较弱,可以忽略不计.
③[Fe(CN)6]3﹣较CN﹣难被双氧水氧化,且pH越大,[Fe(CN)6]3﹣越稳定,越难被氧化.
【实验过程】
在常温下,控制含氰废水样品中总氰的初始浓度和催化剂Cu2+的浓度相同,调节含氰废水样品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双氧水溶液的用量,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l)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
序号 实验目的 初始pH 废水样品体积/mL CuSO4溶液的体积/mL 双氧水溶液的体积/mL 蒸馏水的体积/mL
① 为以下实验操作参考 7 60 10 10 20
② 废水的初始pH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 12 60 10 10 20
③        7 60               10

实验测得含氰废水中的总氰浓度(以CN﹣表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实验①中20~60min时间段反应速率:υ(CN﹣)=   mol•L﹣1•min﹣1.
(3)实验①和实验②结果表明,含氰废水的初始pH增大,破氰反应速率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一点即可).在偏碱性条件下,含氰废水中的CN﹣最终被双氧水氧化为HCO3﹣,同时放出NH3,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该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Cu2+是否对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并验证上述结论,完成下表中内容.(己知:废水中的CN﹣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实验步骤(不要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试卷答案
1.A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根据目标方程式将已知方程式变形运算求解.
解答:解:H2(g)+ O2(g)═H2O(g)△H1=﹣241.8kJ•mol﹣1①
C(s)+ O2(g)═CO(g)△H2=﹣110.5kJ•mol﹣1②
根据盖斯定律②﹣①得C(s)+H2O(g)═CO(g)+H2(g)△H3=△H2﹣△H1=+131.3 kJ•mol﹣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解题时注意方程式变形时,△H的符号和数值.
2.B
解:A、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是吸热的过程,强酸碱的中和热是57.3kJ/mol,根据HClO(aq)+OH﹣(aq)=ClO﹣(aq)+H2O(l)△H=﹣Q1kJ•mol﹣1,则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ClO(aq)H+(aq)+ClO﹣(aq)△H=(57.3﹣Q1)kJ•mol﹣1,故A错误;
B、将20mL 1mol/L HClO与10mL 1mol/L NaOH混合后所得的溶液是等浓度的次氯酸和次氯酸钠的混合物,根据电荷守恒:c(H+)+c(Na+)=c(OH﹣)+c(ClO﹣),根据物料守恒:2c(Na+)=c(ClO﹣)+c(HClO),整理两个等式得到2c(H+)﹣2c(OH﹣)=c(ClO﹣)﹣c(HClO),故B正确;
C、向Na2SO3溶液中加入HClO,次氯酸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等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由于酸性CH3COOH>HClO,所以次氯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与醋酸钠根离子,C(ClO﹣)<C(CH3COO﹣),溶液显示碱性,所以C(Na+)>C(CH3COO﹣)>C(ClO﹣)>C(OH﹣)>C(H+),故D错误.
故选B.
3.C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增大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通过增大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措施,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还可以增大压强,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①增大压强,可增大反应速率,故正确;
②增加碳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错误;
③通入CO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④恒压下充入N2,体积增大,参加反应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
⑤恒容下充入N2,参加反应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
⑥通入CO,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侧重于学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为高频考点,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4.B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版权所有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A.增大氧气的浓度,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
B.图Ⅱ正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
C.催化剂不改变平衡;
D.乙先达到平衡,压强大,且压强大,转化率增大.
解答:解:A.增大氧气的浓度,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图中不符,应为增大压强,故A错误;
B.图Ⅱ正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为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故B正确;
C.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应为压强对反应的影响,故C错误;
D.乙先达到平衡,压强大,且压强大,转化率增大,转化率与图象不符合,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图象,注意压强、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把握图中中速率的关系及点、线、面的意义,题目难度中等. 
5.D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A、可逆反应的特点是可逆性,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产物;
B、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逆方向进行;
C、根据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来判断;
D、根据B的转化率= ×100%来计算回答.
【解答】解:A、可逆反应的特点是可逆性,反应物2mol A和6molB不能完全转化为产物,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98kJ,故A错误;
B、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逆方向进行,使n(M)减小,n(A)增大,比值减小,故B错误;
C、可逆反应在3min时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不等,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所以3min时B的生成速率不足M生成速率的3倍,故C错误;
D、根据反应,B的变化浓度是A的变化浓度的3倍,B的转化率= ×100%= ×100%=75%,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图象和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的能力及转化率的计算,难度不大,解题关键在于细心审题,仔细读图,尤其是图中的交点,不能误解.
6.AC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版权所有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由图a可知,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分别为0.25mol/L、0.25mol/L、0.5mol/L,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故反应为X(g)+Y(g)⇌2Z(g);由图b可知,温度为T1先到达平衡,所以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A、根据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进行计算判断.
B、由图a可知,Y的起始浓度为0.4mol/L,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Y的浓度变化为0.25mol/L.结合转化率定义计算.
C、反应为X(g)+Y(g)⇌2Z(g)的平衡常数k= ,由图a可知,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5mol/L、0.15mol/L、0.5mol/L,代入平衡常数k计算.
D、由图b可知,温度为T1先到达平衡,所以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据此判断.
解答:解:由图a可知,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分别为0.25mol/L、0.25mol/L、0.5mol/L,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故反应为X(g)+Y(g)⇌2Z(g);由图b可知,温度为T1先到达平衡,所以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A、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为X(g)+Y(g)⇌2Z(g),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所以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2v(X)=2v(Y)=v(Z),故A正确;
B、由图a可知,Y的起始浓度为0.4mol/L,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Y的浓度变化为0.25mol/L,所以Y的转化率为 ×100%=62.5%,故B错误;
C、由图a可知,温度为T0达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05mol/L、0.15mol/L、0.5mol/L,反应为X(g)+Y(g)⇌2Z(g)的平衡常数k= = =33.3,故C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平衡有关计算、平衡常数、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等,难度中等,根据图象确定反应方程式与判断反应为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把握图象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注意平衡图象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与定一议二原则. 
7.A

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版权所有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做题时首先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特征,如反应前后计量数的大小关系、反应热等问题,本题中:
A、根据反应温度的不同结合反应热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可判断出C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是否正确;
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结合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从而判断出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
C、从催化剂对平衡是否有影响来判断浓度的变化是否正确;
D、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二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二者结合判断A的转化率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质量分数减小,故A正确;
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V正>V逆,故B错误;
C、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发生移动,故C错误;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本题温度的曲线不正确,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为化学平衡图象题,做题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定一议二:当图象中同时有三个变量时,使其中之一不变,讨论另外两个变量间的关系;(2)先拐先平:变化曲线若与时间轴平行,表示反应体系已达平衡状态,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所示的温度或压强较大.
8.(1)放热;
(2)减小;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
(3)无;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之差即反应热不变;
(4)减小;减小.
解:(1)由图象可知该反应是一个能量降低的反应,所以属于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
(2)对应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移,A的浓度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
(3)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但是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之差即反应热不变,所以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
故答案为:无;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之差即反应热不变;
(4)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则E1和E2都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
9.
(1)△H1﹣△H2﹣3×△H3;
(2)①Ⅰ>Ⅱ>Ⅲ;
②不是;
③b和c都没平衡,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转化率高;
(3)0~10h内消耗CH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88mol/(L•h);
(4)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
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2)根据图象,反应①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CH4的转化率为Ⅰ>Ⅱ>Ⅲ,结合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所以最终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达平衡时CH4的转化率相同,据此分析;
(3)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结合平均反应速率V= 列式计算;
(4)CH4(g)+H2O(g)CO(g)+3H2(g)△H>0,根据温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及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减小,据此画出在700℃和850℃下进行时,CH4的转化率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
解答:解:(1)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g)△H1=﹣802kJ•mol﹣1
②CO(g)+ O2(g)=CO2(g)△H2=﹣283kJ•mol﹣1
③H2(g)+ O2(g)=H2O(g)△H3=﹣242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3×③可得:CH4(g)+H2O(g)=CO(g)+3H2(g)
△H=△H1﹣△H2﹣3×△H3,
故答案为:△H1﹣△H2﹣3×△H3;
(2)①根据图象,反应①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CH4的转化率为Ⅰ>Ⅱ>Ⅲ,所以三种催化剂Ⅰ、Ⅱ、Ⅲ的催化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Ⅰ>Ⅱ>Ⅲ,故答案为:Ⅰ>Ⅱ>Ⅲ;
②因为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平衡移动,所以最终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达平衡时CH4的转化率相同,故a点所代表的状态不是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不是;
③此时反应一直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和c都没平衡,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转化率高,所以c点CH4的转化率高于b点,故答案为:b和c都没平衡,c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转化率高;
(3)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计算,设CH4与H2O(g)物质的量为a,2a;
CH4(g)+H2O(g)CO(g)+3H2(g)
起始量(mol•L﹣1) a 2a 0 0
变化量(mol•L﹣1) 2a﹣0.132 2a﹣0.132 2a﹣0.132 6a﹣0.396
平衡量(mol•L﹣1) 0.132﹣a 0.132 2a﹣0.132 6a﹣0.396
10h后CH4的转化率为80%,则 =80%,解得a=0.11,所以0~10h内消耗CH4的平均反应速率V= = =0.0088mol/(L•h),
答:0~10h内消耗CH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88mol/(L•h);
(4)700℃时化学反应速率比850℃的小,曲线斜率则700℃小,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长,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降低,CH4的转化率也减小,所以达到平衡时700℃时CH4的转化率比850℃的小,据此画出700℃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为 ,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及其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掌握利用三段式进行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
10.
(1)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10;20;
(2)0.0175;
(3)初始pH增大,催化剂Cu2+会形成Cu(OH)2沉淀,影响了Cu2+的催化作用(或初始pH增大,[Fe(CN)6]3﹣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难以氧化);CN﹣+H2O2+H2O═NH3↑+HCO3﹣;
(4)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含氰废水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溶液,只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内两支试管中的CN﹣浓度 相同时间内,若甲试管中的CN﹣浓度小于乙试管中的CN﹣浓度,则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若两试管中的CN﹣浓度相同,则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不起催化作用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分析:(1)实验的目的是调节含氰废水样品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双氧水溶液的用量,应分别检测废水的初始pH对破氯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
(2)根据v= ,进行计算求解;
(3)pH越大,[Fe(CN)6]3﹣越稳定,越难被氧化,破氰反应速率减小;根据条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答;
(4)分别取温度相同、体积、浓度相同的含氰废水的试样两等份,滴加过氧化氢,一份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另一份不加,用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废水中的CN一浓度来做对比实验.
解答:解:(1)影响该反应的因素有pH以及双氧水的浓度,实验目的为废水的初始pH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其它量应不变,而且总体积不变,蒸馏水的体积为10mL,所以双氧水的体积为20mL,
故答案为:双氧水的浓度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10;20;
(2)根据v= = =0.0175mol•L﹣1•min﹣1,故答案为:0.0175;
(3)pH越大,[Fe(CN)6]3﹣越稳定,越难被氧化,所以破氰反应速率减小;因为氰废水中的CN一最终被双氧水氧化为HC03,其中的碳由+2价变成+4价,1mol转移2mol的电子,而过氧化氢1mol也转移2mol的电子,所以CN一和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H2O2+H2O═NH3↑+HCO3﹣,
故答案为:初始pH增大,催化剂Cu2+会形成Cu(OH)2沉淀,影响了Cu2+的催化作用(或初始pH增大,3﹣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难以氧化);CN﹣+H2O2+H2O═NH3↑+HCO3﹣;
(4)分别取温度相同、体积、浓度相同的含氰废水的试样两等份,滴加过氧化氢,一份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另一份不加,用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废水中的CN一浓度,如果在相同时间内,若甲试管中的CN﹣浓度小于乙试管中的CN﹣浓度,则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反之则不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分别取等体积、等浓度的含氰废水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溶液,只向甲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相同反应时间内两支试管中的CN﹣浓度 相同时间内,若甲试管中的CN﹣浓度小于乙试管中的CN﹣浓度,则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若两试管中的CN﹣浓度相同,则Cu2+对双氧水破氰反应不起催化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学生要清楚在研究一个变量引起速率变化的时候,其它的量应该相同,另还要学会以用对比实验,来得出结论,有一定的难度.


下载地址

下载该资源的还下载了:
下载说明
  • ☉推荐使用网际快车下载本站软件,使用 WinRAR v3.1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 ☉如果这个软件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 ☉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暂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重试!
  •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所有资源请在下载后24
  •  小时内删除,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
  • ☉本站部分课件为网上搜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 最新添加
    点击排行
    1234
    免责声明 - 关于我们   赣ICP备09013534号-3 
    Copyright © 2011-2012 www.hjs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1234